[考试知识点内涵解释说明]
阅读中的概括,就是用很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。概括题是一种大众化的阅读题,它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卷不在。从操作的角度来讲,概括题又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,可以说是读写结合的最常见的形式。中考阅读中的概括题出题角度丰富多姿,其中很多的是正面出题,如需要概括文段的中心或文章的主旨,概括文段、文章、事件的内容,概括幼物的成因、过程、情节或一同特征,概括文章的思路或层次及层意,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,概括事物的成因、过程、情节或一同特征,概括人物事迹的每个方面,概括文章的写作特征等等,均是容易见到的题目。另外也有一些题是从侧面入手对概括能力进行考查,如需要写出材料的内容提要,需要简要叙述文章的故事情节,需要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,需要将材料进行归类等。它们仿佛不考查概括,但需要经过概括这一环节才能答卷,实质上也是概括题的出题角度。另外,一些依据文章内容简答、依据文章内容简述之类的题,事实上也包括有概括答卷的意味。
[应付技法点拨]
概括题考查的,是看考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,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要紧信息。所以概括事实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,其办法主要有如下几种:
1、提取法。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、主旨句、结论,将它摘取出来,作为概括性文字。这忡办法既适于那些需要用原文语句答卷的题目,又适于需要对内容、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。
2、组合法。即组合文中的重点性语句或重点性的词汇来进行概括。这种办法适于内容基本明确,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、重点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。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、文章或者文段每个层次的起始句与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。
3、自写法。即基本上用我们的语言或完全用我们的语言进行概括。这在不少状况下是进行概括的非常重要的办法。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、概括文章风格、概括作者看法、给文章加上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。答卷时应进行要素综合式的概括,进行分步分层的概括,进行突出重点、突出主体的概括。
以上是答卷的基本办法,还有一种特别的办法是提炼法,提炼法主要用于发现规律,或构段的规律,或写句的规律等等,其思维方法是求其一同点,答卷时要运用自写法。
(一)伴随资源性商品市场角逐的加剧,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资源型产业,不断祭起反倾销、反补贴、常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壁垒等秘籍,将资源性商品的国际贸易战提升到一个新水平。比如,近期美国为了保护本国的钢铁工业,拟定了2001年钢铁保障手段策略,不惜与全球钢铁工业开战。近年来,全球每每年平均发生近千件反倾销案件,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针对资源性商品的。2001年欧盟、美国针对中国有色金属商品的反倾销案件就有钼铁、铝箔、镁粉镁粒、氧化锌等4起,涉案金额达5记USD。
1.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(个超越20个字):
2.概括这段文字举例的特征:
(二)2001年全国高考考试平均录取率初次超越60%。其中北京、上海、新疆、江苏等地的高考考试录取率都超越75%。但2002年高分考生集中考试报名北大、清华等名牌重点院校的现象十分突出,导致一些名牌重点院校的平均分数比往年提升了20-80分,北大、清华则超越了120分。与此相反,很多一般院校尤其是一些地方所属院校和专科、高职及民办院校生源明显不足,主动舍弃这类院校的考生今年大幅度增加。
1.用||把文字划分为三层。
2.分别概括各层大意:
(三)倘若在一次具备重点意义的决战中,你竟无可挽回地失败了,你坠入痛苦的深渊,你挣扎,你简直不想再活下去。在这失望乃至绝望的时刻,你可得沉住气,你可得经受住命的考验,你可得抹去你的眼泪,继续你的战斗。
倘若命把你抛向遥远的荒漠,你生活困苦,潦倒不堪,甚至流离失所,在穷乡僻壤四处漂泊,你可别自惭形秽;只须你自强不息,哪个也阻挡不了你的前进。你高贵的心灵自是漫漫长夜中的明灯,你的清贫自是你廉直的见证,你的良心自有永恒的笑容。倘若你的锦瑟年华被可怕的旋风葬送了,你青春岁月的大好光阴被空前的浩劫耽误了,你可得遵循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的古训,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,抓紧机会,加倍努力,迎头赶上。
倘若你因为被误解而孤立无援,因为受冤屈而四面楚歌,因为受压制而身处逆境,因为被嫉妒而流言四起,因为被诬陷而声名狼藉,你可得相信:时间是最公正的法官,历史宣判你无罪:疾风知劲草,烈火见真金;乌云决计遮不住太阳,妖雾决计掩不住真理的光辉。坚韧是通向成功的渡船.是所有任重而道远的有志之士必不可少的品质。哪个想达到光辉的顶点,摘取高峰的明珠,夺得生活征途的最后胜利,哪个就得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,顽强地拼搏到底。
1、文中的四个倘若所领起的所有内容,用四个字来概括,就是:
2、文中的四个倘若段的结构基本相同,它们都是:
3、用一句话说明你对此文语言特征的发现